展會是一種最有效最直接的營銷方式,企業參展的目的顯而易見,打開市場,擴大影響力,展示品牌,提升行業中名氣,了解行業發展趨勢與規律,確立發展方向與戰略等等,但是參展商參展的需求和企業之間的關系。
1、參展需求與企業規模的關系
綜合不同規模的參展商數量和行百分比來判斷,員工數量在100-499名的企業及員工數量在10-49名的企業參展需求最強烈;員工數量為1-9名的小企業及員工數量為1000名員工以上的大型企業參展需求較弱(這說明中小型企業參展需求最強烈,明顯高于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原因有兩個,一則小型企業實力有限,不僅費用比較敏感,而且無法體現參展優勢。二則大型企業已經建立了比較穩固的市場地位,只會選擇參加大型的品牌展,其數量需求不大。
2、參展需求與企業開辦時間的關系
綜合不同開辦時間的參展商數量和行百分比來判斷,參展需求最強烈的是開辦時間6-10年的企業,其次是開辦時間11-20年的企業(這表明處于提升發展階段的企業參展需求明顯高于處于成長初始階段或成熟穩定階段的企業)。這其中的原因一則處于成熟穩定階段的企業其市場形象、市場占有率已經比較穩固,企業參展需求相對較弱;二則處于創業或生存階段的企業參展需求較弱的原因與企業實力、產品線、企業文化等方面有關。
3、參展需求與企業經營性質的關系
從不同經營性質的參展商數量和行百分比來看,制造商是產業型展覽會的主體,他們參展需求非常旺盛。而代理商需求較弱的原因一則他們是專業銷售公司,人員銷售是最主要的營銷手段,二則代理商通常規模較小,對費用比較敏感。
參展商參展需求的行為特征對主辦方有效招展提供了一些啟示。企業參展需求較大是主辦方組織參展商的重要基礎,特別要針對中小型企業具有較高的參展需求、針對開辦時間處于提升發展階段的企業具有較高的參展需求、針對制造商具有較高的參展需求采取有針對性地有效組織方式。
文章來源:《參展商參展需求行為特征》,作者:羅秋菊,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企業標識相當于企業的象征,一般由標準圖形、標準色彩、標準字體等三部分組成,以企業性質、產品功能用途、經營理念等為設計依據的,使觀眾識別并認識,如何將企業標識作為設計元素融入展臺設計,是體現企業特性,突出展臺設計效果的關鍵。從以下4點來看企業標識是如何融入展臺設計中的?
在尋找展會主辦方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這個展會是不是騙人的,或者這個展覽公司是不是騙子?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如何正確的找到展會的信息?
展示設計中“體驗”這種開放式互動形式,強調活動給消費者帶來的獨特的審美感受。其核心是主題體驗設計,即把參觀者的參與融入設計中,使服務作為“舞臺”,展品作為“道具”,環境作為“布景”,使參觀者在商業活動過程中感受到美好的體驗過程。因此,在展示空間中的體驗一般有以下幾種:
隨著春天的腳步,上海這座國際會展之都再次迎來展會高峰期!4月,數十場行業盛會輪番登場,涵蓋汽車、醫療、電子、環保、包裝等多個領域。無論是行業人士還是普通觀眾,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知識充電站”和“潮流風向標”。
企業參展是為了更大擴大企業品牌知名度,通過在展會上可以達成訂單,甚至了解行業趨勢,但是有些企業因為這樣那樣子的理由就參加了一些不知名的展會,不僅僅效果不好,甚至還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本文就哪些原因選擇展會的問題,盡量去避免。
對于企業來說,參展是一種不錯的營銷方式,而企業參展必須有個專業展示企業形象的展臺設計和制作,展臺的形象設計,始終服務于企業的整體形象和品牌文化。展臺的形象設計是企業總體形象的具體表現,是現實展示于受眾的視覺形象。其核心是圍繞著企業品牌文化為展示目的來進行的。展臺設計對企業的營銷有重要價值,通常是吸引消費者進一步接觸商品的直接因素。
在企業參展的展臺設計中,很多設計公司在與參展商溝通的時,一般都是主要是參展商的角度來設計展臺,其實有時候要從參觀者的角度出發,而不應該只看中眼前品牌的角度,用戶更想看到什么,這才是最重要的,展臺設計從用戶角度出發,才能真正打動觀眾,才能實現展臺的宣傳和營銷功能,總結了如下建議,希望在展臺設計時能根據實際情況,切實制定符合受眾需要的設計方案。
版面設計是現代設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視覺傳達的重要手段,在展臺設計中,涉及多種設計手法及設計要求,如何讓企業展臺在眾多形象不一樣的展臺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專業的設計,本文就展臺設計中版面設計的要求進行簡單的介紹。
一個獨特的終端展臺設計,可以給客戶留下與其他品牌不同的深刻印象,加深品牌認可度。展臺形象給顧客的視覺體驗是否與企業期望表達的品牌文化相一致,是否與設計策略相一致,決定了品牌文化能否真正被消費者認可。 因此,展臺設計要充分符合和體現品牌形象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