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ATEC盛大舞臺上,索尼公司以其“面向未來,所有能力的人都能分享Kando(情感)”的主題展位,向世界展示了其對包容性設計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這不僅僅是一次技術的展示,更是一次關于人文關懷、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刻探討。
走進索尼的展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獨特的設計理念——以“邀請”、“全面”、“可持續”為關鍵詞。這種設計不僅是對每一位參觀者的尊重,更是對包容性設計理念的完美詮釋。展位內的布局充分考慮了不同人群的需求,無論是老年人、殘疾人,還是其他需要特殊關照的群體,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舒適空間。
在展位的中央,一張圍成一圈的桌子成為了焦點。這樣的設計不僅方便了所有人的走動,還使得參觀者能夠面對面交流,共同分享體驗展品的喜悅。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不僅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系,也讓更多的人能夠深刻感受到包容性設計的魅力。
索尼的工作人員在展位中也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將自己置于有利于聽力和唇讀的角度,為聽力有困難的人提供了更好的溝通體驗。這種細致入微的關懷,讓每一位參觀者都感受到了索尼的溫暖和誠意。
展位的空間組件同樣體現了包容性設計的理念。家具的安排充分考慮了輪椅用戶的需求,為兩個輪椅提供了足夠的空間。桌子和其他固定裝置的角落都是圓形的,防止了游客的意外碰撞。此外,家具的顏色與地板形成了鮮明對比,使得弱視的人也能輕松識別并安全移動。這些設計細節都展現了索尼對無障礙環境的深刻理解和對用戶需求的尊重。
在展位的布局上,索尼也充分考慮了人流的順暢性。他們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來容納交通,并確保了步行的地板布局合理,使得游客能夠輕松參觀并享受整個展位的體驗。這種設計不僅提高了參觀者的舒適度,也展示了索尼對公共空間的合理規劃能力。
在中國福州馬尾,一座承載著近代中國自強之夢與海洋情懷的宏偉建筑靜靜佇立,這便是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船政文化的傳承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展覽形式,吸引著無數游客與學者前來探尋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籌建于1997年,初名中國近代海軍博物館,2004年全面改版并更名為現名。它不僅是一座專題博物館,更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多個國家級榮譽的獲得者。2024年8月,它更是榮膺國家二級博物館的殊榮,這標志著其在船政文化傳承與弘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與璀璨文明的專題遺址博物館,靜靜地坐落于鄭州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它不僅是一座博物館,更是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引領著我們穿越時空,探尋早商文化的奧秘。博物院的整體建筑充滿了創意與深意。建筑外觀以抽象的幾何造型呈現,仿佛是古文明的天然屬性與現代設計的完美融合。那斜面、斜線元素的運用,如同破土而出的文物,散發著磅礴的氣勢,讓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商代文明的深厚底蘊。而整體建筑與城垣的緊密結合,更是將博物院巧妙地融入了商城遺址公園之中,使得歷史與自然、人文與景觀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團隊為領克在西班牙打造的第一家俱樂部,是在新興品牌的背景下展開的項目。他們以為新一代尋找可持續生活方式的體驗為出發點,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創新的選擇。
在2024年11月6日這個金秋送爽的日子里,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再次迎來了全球矚目的盛事——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不僅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更是全球企業展示創新成果、拓展國際市場的絕佳平臺。在本屆進博會上,資生堂,這一享譽全球的美妝巨頭,連續第六年參展,并以一個全新的面貌——“資創園”,驚艷亮相6.1號消費品館,為全球觀眾帶來了一場關于美的盛宴。
通過對時代楷模主題的凝練,展示尕布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純潔的白色和共產黨人的本色奠定了序廳的基調。尕布龍同志的雕像靜靜地佇立在黨旗前凝望著草原。極致的空間設計,詮釋出他崇高理想信念,一生求索,為人民服務!
曼胡默爾(mann+hummel)作為一家過濾設備的開發和生產商,擁有超過75年的歷史。他們在總部大樓內建立了一座博物館,通過各種主題展示公司的歷史、過濾技術和當前業務,以吸引參觀者并提供互動體驗。
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宏大版圖中,校史館宛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承載著學校發展的深厚底蘊,銘刻著師生們的共同記憶,傳承著獨特的校園精神。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科技浪潮洶涌澎湃,人們對文化體驗的追求日益提升,信可威認為,校史館展廳的未來,應該完成從傳統到創新的跨越,邁向無限可能的新未來。
展廳展館場館的演變同展覽業和展覽活動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受當時、當地的建筑設計思想、建筑營造能力的影響。展廳展館展覽場館在一個地區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整體水平,往往由所在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整體環境決定。那些將展覽業作為經濟支柱的重要經貿手段加以發展的地區,其展覽場館的規模大小、分布情況以及建造實施水準,大都遠高于那些不予重視的區域。
在西安這座古老與現代交織的城市,一座以古長安甕城與古羅馬門洞為靈感的文化空間正在崛起。方所創聯中心,這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文化綜合體,以其獨特的建筑設計語言,詮釋著歷史與現代的對話,傳統與創新的交融。